【11/12太平洋國際詩歌節_開幕活動】
⠀
詩歌節倒數七天!!
⠀
精彩的開幕活動《向永恆的詩魂致敬》以及《MAPATAYAY NO WAWA死者的孩子》圖像文學劇場,有詩歌、舞蹈演出以及圖像文學劇場將在松園別館大草坪展開,歡迎大家一起前來共襄盛舉,開啟豐富的三天各式詩歌活動!
⠀
❊❊❊❊開幕活動❊❊❊❊
日期:2021.11.12 (五)
時間:17:00-19:00
地點:松園別館大草坪
入場:自由入場
⠀
❊❊❊❊精彩內容❊❊❊❊
向永恆的詩魂致敬
時間:17:00-18:00
⠀
許多曾經參加詩歌節的詩人們,楊牧、吳岱穎、管管、曾珍珍老師們,在過去幾年離開我們了。睽違三年後的2021太平洋國際詩歌節,我們邀請詩人、學生一起來回顧、朗誦這些詩人的詩,懷念他們所打造的詩的王國。
⠀
朗讀人:張寶云、楊小濱、花蓮高中學生(陳昱文老師指導)、花崗國中學生(黃淑卿老師指導)
舞蹈演出:賴宥杉
與會詩人:史春波、金尚浩、馬翊航、楊小濱、陳黎、喬直(George O'Connell)、紫鵑、曹馭博、陳柏煜、陳顥仁、王和平、張寶云、徐珮芬
⠀
《MAPATAYAY NO WAWA死者的孩子》圖像文學劇場
時間:18:00-19:00
一本惑鄉的返鄉之書,在都市與部落、記憶與夢境之間,緩緩推移沉重的島嶼,翻掘黏合作者生命史的,兩個時代(甚至更遠)之間難以言說的感性敘事。文學作者的跨媒介搬演。
創作者:偕志語
聲音設計:李慈湄
⠀
|創作者介紹:偕志語|
曾是劇場工作者以及新人漫畫家,現在的工作是務農,下一個作品跟醃芥菜缸和迷宮有關係,喜歡陰暗迂迴扭曲的敘事,等東北季風走了以後可以再去潛水。
【11/12-14 太平洋國際詩歌節_活動一覽表】
睽違兩年的詩歌節,在疫情持續的現在,即將要再次舉辦。開始策劃這次詩歌節時,正值三級警戒期間,我們思考著,人們為什麼需要彼此接近,我們在靠近與遠離一段關係時,不論是他者或環境,得到與放棄的會是什麼。
⠀
11/12-14,一系列的演出、座談、活動與展覽,在太平洋濱花蓮,思索人們如何立足島嶼邊緣,又可以放眼整個天下,藉由詩,創造更多能夠對話、交流的機會。
⠀
⠀
::::活動介紹:::
⠀⠀
#開幕活動,讓過往照亮當代之詩。
⠀
▸▹ 向永恆的詩魂致敬
在過去的幾年,許多曾經參加詩歌節的詩人們離開我們了。睽違兩年後的2021太平洋國際詩歌節,我們邀請詩人、學生一起來回顧與朗誦這些詩人的詩,懷念他們所打造的詩的王國。
⠀
▸▹《MAPATAYAY NO WAWA死者的孩子》圖像文學劇場
一本惑鄉的返鄉之書,在都市與部落、記憶與夢境之間,緩緩推移沉重的島嶼,翻掘黏合作者生命史的,兩個時代(甚至更遠)之間難以言說的感性敘事。文學作者的跨媒介搬演。
⠀
⠀
#三場詩人談詩,找尋疫病關係下身體與心靈的詩意。
⠀
▸▹ 通曉一座城市的未來:共時與異感
若生命中有意義與無意義的巧合為詩,能否揭示出一座城市的未來?又能為居於其中的人類帶來何種生命訊息?
⠀
▸▹ 情緒之詩:翻譯一種情緒
當各個文化有著不同情緒的字眼,情緒要如何翻譯,用其他語言或概念形容、描繪?而那些難以定義的情緒又將以何種方式寓居於世?
⠀
▸▹ 身份變奏曲
當所有的身分/身份在疫病時代裡重寫、扭曲、停滯,今天與明天,是否如常地連接在一起,恆常的自我能有什麼樣貌?
⠀
#三場活動,重新追尋詩最開始的樣子。
⠀
▸▹ 音樂會:我們都是未來的孩子
經由島嶼與歷史內外的移動,紛至山海小城的兩位創作者,以童稚之心想像未來為經緯,帶上各自的歌單,你傳我唱,在差異中聽見彼此。
⠀
▸▹ 詩的小酒館_「請聽我說:即興做詩大賽」
疫情期間,真實情緒的交流變得困難。在松園別館可以看向花蓮港的草坪上,讓我們聚在一起,喝酒談天,「說出你想說的話,就是今年最美的詩!」
⠀
▸▹ 神秘的詩市集
這個詩市集不神秘,也不算是市集,交易的是你心中的未來圖樣。在面對未知,人類如何從環境/宇宙/時間裡找到生存的秘密與法則? 透過塔羅、占星、寵物溝通、解夢等各種方法,一起尋找屬於你的生命之詩吧!
⠀
#兩場展覽,讓詩在生活中延續。
⠀⠀
▸▹ 物件詩
除了語言外,物件也能說出好故事。在松園別館小展間,看見現成物如何轉換為詩。
⠀
▸▹ 花蓮港濱吟遊_詩寫生
一天走讀,一天以詩寫生,讓詩與身體依著舒服的步道與寬闊的景致,將這幅「此時此刻」與「他方彼時」交會的鄰港風景,展示在松園別館各處。
⠀